諮商大小事-來談者與諮商師如何合作

2024-09-29

自大學社工系畢業後,在其他領域走了一遭,重回助人的領域。從張老師義工開始,到心理諮商所,而後成為行動心理師、大專兼任心理師、長照心理師,如今只與自費來談者工作。

這些年,也有些許心得,在互動中,逐漸摸索出最順暢的合作方式。

1. 勇於表達需求期待,並請至少給彼此三次機會

經驗上,第一次基本上就能感受和這位來談者的適配度,而三次之內,是有機會調整彼此可以合作的。

如果來談者,很需要回應,但心理師只是很專注的傾聽;反之亦然,有些非常需要空間陳述,但心理師頻頻打斷、介入,都頗為可惜。因此,好好跟心理師說,你希望怎樣被陪伴,這也是個覺察自己、重視自己需求、表達自己的過程。

給來談者:如果對於諮商有什麼期待、需求,就勇敢提出來吧。如此心理師才有機會調整,讓彼此的合作更加順暢。

此外也需要好好討論會談期待,哪些諮商可以協助,哪些無法。清楚這些,才能更知道諮商是否是你要的。例如期望讓外遇的對象回來,諮商恐怕無法協助,但照顧自己的內心,找出婚姻互動中的負向模式,調整溝通的方式,這些諮商可以協助,甚至也有可能因此間接改善伴侶關係。但無法掛保證對方會回頭,能掛保證的是,隨著提升情緒的涵容,更清楚自己要什麼,對於未來與人生我們走的可以相對篤定。

2. 諮商會有建議或答案嗎?

我的終極目標是,來談者最終會靠著自己的力量,能夠陪伴自己,並與世界、他人有適切的關係,成為他自己。如果真的很想念我,畢業後幾個月或一年回來看我一次,整理一下自己,也挺好。 

因此對於人生的重大決定,例如要不要結婚、要選擇哪個工作,我不大會提供意見,但可以陪你在情緒中,一起探索、討論。諮商美好的是,可以把各種想法、經驗,不願或不敢為外人道也的部分有個空間攤開整理。

對於怎樣與情緒共處,怎樣緩和突破情緒容納之窗的狀態,如何提升自信、覺察力...等等,我會依狀況提供一些練習與建議。

3. 最重要的,我們是合作關係,而非拯救者與被拯救者的關係

既然是合作關係,就需要雙方一起參與,而不是只看心理師表演。最能激怒心理師的一句話「你是心理師,你一定能知道我心理在想什麼吧!」請注意,心理師沒有通靈的能力,很多材料還是需要來談者提供的。

越豐富的材料,越有機會看到很多隱而未顯的模式。至於潛意識、非口語部分,比較複雜,不在這多說。

坊間有些身心靈團體,將帶領者神化,如同某種seafood,我不認同,但可以理解。當人處於極度脆弱處於迷霧中,很需要有浮木,以及引領。彷彿跟著這位導師,人生就此安全,所有不確定也有了答案。但交出自己的主導權,其實是危險的,不小心也很容易走偏。

諮商室回歸人與人的相處,共同面對與討論,來談者不用全然贊同我的回應,而是在討論中,更理解自己。


4. 關於諮商的頻率

剛開始,我基本建議一周一次,或至少兩周一次,而後隨著狀況會慢慢拉長頻率。當覺得來談期待已達成時,可以討論是否要結案。彼此定期都可以評估一下目前狀態,作一些調整。

5. 關於結案-諮商關係,也是段關係,需要好好結束與告別

諮商雖然是付費關係,但真的是投入極大的時間、心力、精神,有時我見來談者的頻率都比見朋友高,在我心中,來談者們也是很獨特的存在。有時看到某些東西,就會想到某些來談者說過的話,或他們的模樣。

關係的好好結束是重要的,不論對來談者或是心理師。有機會好好整理這段旅程,彼此訴說感覺,並告別,比較不會留下未竟事宜。不然心理師也是人,全心投入,又驟然而止,也是會很受傷的。

如同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》,心理師提出如果要結束,最後一次要一起整理諮商的過程。至少準備一次,好好告別。如果真的打算當次結束,請也在一開始提出,這樣預留足夠的時間可以討論告別。

6.  諮商室獨特的關係型態,僅存在特定時空

其實蠻能理解的,諮商中有時感覺被投射成父母、權威、專家、女兒、理想的另一半...等等,有些人會希望在諮商室外和心理師有不同的關係,但這往往會破壞諮商的關係。

好好在諮商時全心投入,其他時段好好下班,回歸自己,才能幫助我下一次的投入。因此親朋好友找我諮商,我通常就直接解釋,並轉介給其他人。因為我重視這些關係,無論是諮商關係,或是朋友關係。

所以我們不會在諮商以外有其他聯繫,也不大能回應會談時間外的聯繫。畢竟要把自己切換到諮商模式,其實是耗能的,諮商室內我可以保證我的專注,但其他時候則未必。當我一手拿著鍋鏟,盤算著食材時,突然收到消息,是不大可能好好回覆的。

7. 諮商並不適合馬上預約、馬上會談

我理解很多狀態,你真的很痛苦、很焦慮,希望心理師可以立刻移除這些痛苦。但我的經驗上,這種特效藥的方式,和諮商的本質並不同,你可能更需要考慮身心科。如果能給自己一些時間稍微沉澱思緒,再開展會談,會更有幫助。

如果要和我預約,請協助提供至少三天後(最好是一週),到兩週內的可以時間,幫助彼此媒合會談時間。

8. 精神官能症,若要諮商需要醫囑為之

依據心理師法第14條,對於精神官能症之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,應依醫師開具之診斷及照會或醫囑為之。

一般常見的精神官能症,例如憂鬱症、焦慮症、強迫症、恐慌症...

如果你本身已經就診身心科服藥中,諮商前可先諮詢你的身心科醫生,詢問他是否建議你諮商,若是,請他開立建議諮商的醫囑,帶給你的心理師。(這是最遵守規矩的作法,相信你的心理師會感謝你的)

如同我之前喉嚨不舒服要去看語言治療師,語言治療師也要求我先找間耳鼻喉科諮詢,確定不是器官上的問題,取得醫囑才開始工作。

9. 允許情緒的流動

有時來談者剛坐下還沒開口就開始哭泣,我也常會被問「這是正常的嗎?」「不知道為什麼就哽咽了。」「大家都這樣嗎?都會哭得這麼慘嗎?」

其實每個人的經驗都不同,都是很獨特的。因此諮商是非常客製化的方式在進行。

情緒的湧現,有時是因為終於找到可以安全訴說的地方。有時是來談者內在一直想跟來談者溝通的情緒,知道來談者準備好了,願意開始聆聽,而得以發聲。有時是我們終於慢下來,那些一直被壓抑的部分得以出現,有機會被整理,而不是在潛意識中一直默默影響。

和理性的思緒不同,情緒需要被經驗。請試著敞開心,體驗這些獨特的經驗。


洋洋灑灑寫了這麼多,不確定寫給來談者,或單純想為這些年的經驗留下一個紀錄。也許多年後,再看到這些,又會有些新想法。

花了十多年,不曾停止進修,也持續面對自己的各種議題。成為心理師後,有幸與許多來談者工作、持續進修與督導、學習各種取向 ,擴展工作的視野與深度。因為相信諮商,我也在不同時刻,重新體驗當個案的感受(有機會再分享),體驗不同心理師工作的方式,嘗試過焦點解決、敘事取向、完形經驗、存在主義。被督導部分,嘗試過經驗取向、動力取向、心理劇等不同方式的個別與團體督導。這些時間、精力、甚至金錢的投入,是自身對於專業的認同,也是對來談者願意在我面前敞開他生命的尊重。

工作的許多做法、信念,來自對生命的體悟,也來自自身親身體驗。我無法提供自己所不相信,或沒嘗試過的方式。也因為這習慣,我也常受益於自己的工作。

幾個月前,講了數場失眠講座,我花一個月的時間,拿自己當試驗品,調整自己的睡眠,於是我的智慧手錶,在一個月內,睡眠品質分數從65達到91。

講了兩場職業耗竭(burnout)講座,我也更有意識的關注自己工作的身心狀態,重新思考工作與生活的平衡。 工作狂如我,也開始慢慢管理每週工作的時數。於是多了時間享受生活,對於工作的熱愛得以保持著。

看貓紓壓的日子
看貓紓壓的日子

如今,開始將部分精力轉往教學,我們這行總說要自我照顧,但是否真的好好的照顧自己? 於是我逐漸開始長出自己的界線,依舊記得多年前,讀到一句話「諮商師無法帶領來談者看到自己未曾領略過的風景」,於是回頭去面對與處理自己和原生家庭的關係,始於想幫助別人,最終幫助了自己與家人。

人的時間與精力是有限的,每周可以投注工作的時間也是,承認自己的有限,完美主義的我,努力在學習著。

於是我寫在這,給你們,也給自己。

© 2021 Talk to Emma。 版權所有。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